二維碼 關閉

<sup id="qu3v7"><rp id="qu3v7"></rp></sup>

<tt id="qu3v7"><abbr id="qu3v7"></abbr></tt>
  • 河南國泰型材科技有限公司免費為大 家提供關于鑄鐵型材,水平連鑄鑄鐵型材,球墨鑄鐵型材相關資訊

    0391-6688313
    白興濤:13849535907 (銷售副經理)
    李備戰(zhàn):13949692628 (區(qū)域經理)
    王 森:15138819588 (區(qū)域經理)
    丁曉東:15239762230 (區(qū)域經理)
    申明陽:15565621542 (區(qū)域經理)
    黃亞萍:15993767650 (區(qū)域經理)
    行業(yè)新聞

    澆注系統(tǒng)的形式

    發(fā)布:amwqaqoc 瀏覽:3334次


        金屬型的澆注系統(tǒng),其目的在于保證合金液平穩(wěn)無沖擊地進人型腔,完整地充滿整個鑄型,并排出氣體、渣滓和澆注過程中所產生的氧化物,保證合金液良好地凝固,得到合格的鑄件。

       (1)頂注  

        金屬液是從鑄件上部進入型腔的,可以同時和冒口一起補縮鑄件的厚大部分,這樣不但保證了鑄件的順序凝固、減少了澆冒口的金屬消耗量,而且鑄型設計、制造方便,切割鑄件的澆冒口簡單。

        但是,金屬液從上部直接充人,很不平穩(wěn),容易帶進臟物及產生氧化夾渣。特別是鑄件較高時,金屬液流入后,強烈地沖擊底部型腔或型芯,使其產生飛濺,這些飛濺的鋁合金粒,往往在鋁合金液未注滿型腔以前就氧化或完全凝固了,這樣當鋁合金液充滿型腔后,就使先氧化凝固的飛濺與后進人的鋁合金液之間有一層氧化膜,這層氧化膜在頂注時比較難以上浮至冒口內。故頂注不宜澆注較高的鑄件,而常用于高度不大于100mm的矮而簡單的鑄件。當鑄件高度為100--200mm采用頂注時,宜用傾斜澆注,傾斜角30度--50度,以減輕合金液的沖擊。

        (2)底注  

        金屬液是從鑄件底部由下而上地充滿型腔的因此比頂注平穩(wěn),有利于氣體排除。設計不同形狀的直澆道,將對防止各種鑄造缺路起到良好的效果。內澆道的位置可以均布在鑄件底部四周,合金液能大流量充填鑄型。澆道設在鑄件內部時,可以縮小鑄型尺寸,且使鑄型的熱分布均勻。

        底注主要的缺點是對金屬液的順序凝固不利,但可設計適當大小的冒口、補助澆口和澆注時用熱的金屬充填冒口的辦法來彌補,因此,金屬型鑄件廣泛地采用底澆。

        如在生產旋板泵和離心泵殼體時,最初采用頂注,由于鑄件上存在嚴重的氧化夾渣,改為底注后,就克服了這種缺陷。

       (3)中注  

        中注澆注系統(tǒng)對于頂注而言,一半零件是底注,對于底注而言,一半零件是頂注,因此金屬液的流動比頂注平穩(wěn),但不能完全避免沖擊和渦流。中注能獲得比底注較合理的熱分布。常應用于高度在100mm左右,外形特殊,如兩端與四周均有厚大安裝邊,難以采用其他澆道的零件或不便于采用底注的零件。

       (4)側注  

        金屬液是從鑄件側面,由縫隙內澆道進入型腔的方法,所以側注的澆道又稱縫隙式澆道。側注金屬液流動平穩(wěn),澆道集渣、排氣較好,能防止鑄件氧化夾渣。鑄型熱分布合理,有利于補縮。

        側注的缺點是金屬液消耗量大、鑄件切割清理冒口的工作量大。適于質量要求高,或高度較大的筒狀與板狀零件。